老者当自尊
来源:交安工程分公司 作者:刘宁宁
发布时间:2018-06-25
白天的暑热伴着退场的夕阳渐渐消减,终在夏夜里凉风的殷勤劝助之下黯然离场。
结伴一起的朋友不知又被路边的什么新奇事物绊住了腿脚,一直没有跟上来。我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她,一边伸出手指摆弄着我刚刚在学的手指操第四节,看着姿势怪异略显僵硬的手指,暗自嘲笑着手不巧心更不灵的自己,盘算着这种手指操虽说未必能让我变得聪明,但或者也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进度吧。
我正沉浸其中,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呵斥:“干什么呢,不靠边?”我吃了一吓,赶忙贴到右边不足两尺的墙边上,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头儿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擦着我飞驰而过,而后如雨前的燕子一样从盲道切入自行车道,又斜斜地插入了行车道,嘴里呶呶不休,不知道是不是在抱怨我的不知礼数、不会让路。后架上端坐着的那个穿了碎花长袖的老妇扭头看了我一眼,天色有些暗,路灯也有些晃眼,我没有读出她眼神里的潜台词。
待到两人一车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我才回过神来。看看左边的自行车道,再看看我刚刚站立的盲道和右边的墙壁,突然明白过来:这老者,大约是要我为了配合他躲避自行车道上的三个减速带,去向崂山道士学些穿墙之术?
想到了某段子手的那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当然,我并不是想因为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定性一个人的好坏,只是“路窄处留三分与人行”的道理,活了几十年难道不懂?做个自尊自重、懂得尊重他人的老人,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这个道理不难懂。
想表达这种想法已不止一日,只是担心别人都在尊老敬老,唯独我冒出这不合时宜的声音,怕是要惹起众怒,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公交车是我上班出行的一种方式,也因为这个缘故,车厢里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成为我观察的对象,时间久了,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上车的那一站,车上一般都会有空座,然而我是个偏执的人,觉得如果不利用车上的吊环或者横杆拉伸一下胳膊简直就是浪费,所以我一般会选择比较宽敞的车厢中部。
车厢中部几个靠窗的单排位置是最受欢迎的,每次停靠,上车人的眼光总是先落到这几个位子上。我总结出来的一般情况是:越是年龄大的人,越是身手矫捷,他们会快速地抢占这几个位子,有一次一个老头屁股还没挨到那个座位,公交车就启动了,他趔趄了一下,踩到了我的脚,待他坐定以后,用责备的眼光看了看我,仿佛我做错了什么事。中年人呢,上车之后先观察一遍,看到我身旁的空位,会面上漾起一种客气的微笑,小心地问:这个座位,你不坐吗?待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便心安理得地坐了下去。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即便是看到空位,见有人站着,大多数的选择是陪我一起站着,两眼默然地盯着车窗外流动的街景。
和年龄有关?和教育程度有关?和经历有关?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心理专家,只是觉得很有趣,但分析不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果你的嗅觉够灵敏,更有趣的就是车厢里每个人的体味了,说起来好像有点恶心是吧。但是放心,除了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浓烈的香水味和某些老人身上俗称的老人味,多数人的身体并无异味。有些老人味很刺鼻,大约是几十年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性情造成体内蓄积的毒素外泄,这些人的五官看起来并不那么慈善。
都说四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爹妈给的,四十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炼来的,大约还是有些道理的。
那次下班路上,一对夫妇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坐在司机身后的三个座位上,一个灰白头发的老人上车后,年轻的爸爸连忙起身让座,老太太摆了摆手:“你们年轻人,既要上班又要接送孩子,太累,你坐着就行!”
就这样年轻的爸爸和那个老人站在座位边,用爱怜的眼神看着座位上的年轻妈妈和那个可爱的孩子,和谐得就像一家三代,那个老太太的眉眼之间全是慈爱的笑意,满车厢看她的眼光也都是柔和的。
我老爸曾经说过所谓的因果报应,不过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另一个版本。心存的是良善还是恶念,即便如树木的年轮一般无法明示于人,但眉眼体肤是掩盖不住的。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讨伐谁,而是以此自诫,在奔向老年的路上,莫让倚老卖老的尘埃包裹!
结伴一起的朋友不知又被路边的什么新奇事物绊住了腿脚,一直没有跟上来。我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她,一边伸出手指摆弄着我刚刚在学的手指操第四节,看着姿势怪异略显僵硬的手指,暗自嘲笑着手不巧心更不灵的自己,盘算着这种手指操虽说未必能让我变得聪明,但或者也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进度吧。
我正沉浸其中,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呵斥:“干什么呢,不靠边?”我吃了一吓,赶忙贴到右边不足两尺的墙边上,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头儿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擦着我飞驰而过,而后如雨前的燕子一样从盲道切入自行车道,又斜斜地插入了行车道,嘴里呶呶不休,不知道是不是在抱怨我的不知礼数、不会让路。后架上端坐着的那个穿了碎花长袖的老妇扭头看了我一眼,天色有些暗,路灯也有些晃眼,我没有读出她眼神里的潜台词。
待到两人一车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我才回过神来。看看左边的自行车道,再看看我刚刚站立的盲道和右边的墙壁,突然明白过来:这老者,大约是要我为了配合他躲避自行车道上的三个减速带,去向崂山道士学些穿墙之术?
想到了某段子手的那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当然,我并不是想因为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定性一个人的好坏,只是“路窄处留三分与人行”的道理,活了几十年难道不懂?做个自尊自重、懂得尊重他人的老人,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这个道理不难懂。
想表达这种想法已不止一日,只是担心别人都在尊老敬老,唯独我冒出这不合时宜的声音,怕是要惹起众怒,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公交车是我上班出行的一种方式,也因为这个缘故,车厢里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成为我观察的对象,时间久了,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上车的那一站,车上一般都会有空座,然而我是个偏执的人,觉得如果不利用车上的吊环或者横杆拉伸一下胳膊简直就是浪费,所以我一般会选择比较宽敞的车厢中部。
车厢中部几个靠窗的单排位置是最受欢迎的,每次停靠,上车人的眼光总是先落到这几个位子上。我总结出来的一般情况是:越是年龄大的人,越是身手矫捷,他们会快速地抢占这几个位子,有一次一个老头屁股还没挨到那个座位,公交车就启动了,他趔趄了一下,踩到了我的脚,待他坐定以后,用责备的眼光看了看我,仿佛我做错了什么事。中年人呢,上车之后先观察一遍,看到我身旁的空位,会面上漾起一种客气的微笑,小心地问:这个座位,你不坐吗?待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便心安理得地坐了下去。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即便是看到空位,见有人站着,大多数的选择是陪我一起站着,两眼默然地盯着车窗外流动的街景。
和年龄有关?和教育程度有关?和经历有关?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心理专家,只是觉得很有趣,但分析不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果你的嗅觉够灵敏,更有趣的就是车厢里每个人的体味了,说起来好像有点恶心是吧。但是放心,除了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浓烈的香水味和某些老人身上俗称的老人味,多数人的身体并无异味。有些老人味很刺鼻,大约是几十年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性情造成体内蓄积的毒素外泄,这些人的五官看起来并不那么慈善。
都说四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爹妈给的,四十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炼来的,大约还是有些道理的。
那次下班路上,一对夫妇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坐在司机身后的三个座位上,一个灰白头发的老人上车后,年轻的爸爸连忙起身让座,老太太摆了摆手:“你们年轻人,既要上班又要接送孩子,太累,你坐着就行!”
就这样年轻的爸爸和那个老人站在座位边,用爱怜的眼神看着座位上的年轻妈妈和那个可爱的孩子,和谐得就像一家三代,那个老太太的眉眼之间全是慈爱的笑意,满车厢看她的眼光也都是柔和的。
我老爸曾经说过所谓的因果报应,不过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另一个版本。心存的是良善还是恶念,即便如树木的年轮一般无法明示于人,但眉眼体肤是掩盖不住的。
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讨伐谁,而是以此自诫,在奔向老年的路上,莫让倚老卖老的尘埃包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