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战群儒”谈开去
来源:青兰项目部 作者:刘传刚
发布时间:2019-11-22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消灭了,唯有刘备和孙权还存在威胁,曹操自知难以一口吞并这两股势力,于是计划与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的谋士大都同意这一方案,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及其谋士,便请诸葛亮前往游说。此事事关蜀国存亡,诸葛亮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一人来到吴国,用他的雄才大略和过人胆识“舌战群儒”,成功说服吴国与蜀国联手抗曹,化解了蜀国的危难。
诸葛亮何以能够取得“舌战群儒”的胜利?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仔细想来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过人的胆识,敢于只身前往吴国。赴吴国前,时值刘备战败,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前往吴国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风险不可预料。然而诸葛亮凭着对时局的洞悉,正确分析判断魏、蜀、吴三国的国情,对形势了如指掌,充满自信,对前往吴国的结果成竹在胸,毅然决然亲自出马,其胆识非常人可比。
自青兰项目开工以来,我们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内有人员不足,经验匮乏,一人要顶几人用;外有征地拆迁、电力迁改、村民阻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敢于在危难之时主动请缨,冲锋陷阵?抑或是被点将后能够勇敢向前不退缩?答案不尽如人意。往事已矣,无需追悔,以后若何?作为青兰一员,尤其管理者,应学习诸葛亮孤身赴吴的胆魄,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二是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达目的不罢休。虽然诸葛亮足智多谋,但要想凭一己之力敌过悠悠众口,还是相当困难。因为与其辩论的七人都是吴国著名谋士,个个学识渊博,智慧过人。要想取胜,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诸葛亮事前认真研究了对手的详细情况,对每个人的背景、经历、能力了如指掌。辩论时,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发难,他凭着过人的睿智和博闻强识,适时抓住每个人的心理,时而泰然自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不屑一顾,时而严厉辛辣,引经据典,详陈事实,有理有据,攻守有度,把对手驳得有口难辩,一一败下阵来,最终说服孙权,使联蜀抗曹方案获得通过。
联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每项工作都应该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无论是与供应商谈判、劳务队伍沟通,还是迎接各类检查,甚至应对各种阻工、骚扰,都应在事前详细了解对方的各种信息,大到政策法规,小到对方性格特点、经历背景,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百战百胜,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成效,项目进展才会有保障。
我们虽然练就不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强硬功夫,但却可以学习他的态度和精神,努力做一名有胆有识、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
诸葛亮何以能够取得“舌战群儒”的胜利?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仔细想来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过人的胆识,敢于只身前往吴国。赴吴国前,时值刘备战败,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前往吴国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风险不可预料。然而诸葛亮凭着对时局的洞悉,正确分析判断魏、蜀、吴三国的国情,对形势了如指掌,充满自信,对前往吴国的结果成竹在胸,毅然决然亲自出马,其胆识非常人可比。
自青兰项目开工以来,我们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内有人员不足,经验匮乏,一人要顶几人用;外有征地拆迁、电力迁改、村民阻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敢于在危难之时主动请缨,冲锋陷阵?抑或是被点将后能够勇敢向前不退缩?答案不尽如人意。往事已矣,无需追悔,以后若何?作为青兰一员,尤其管理者,应学习诸葛亮孤身赴吴的胆魄,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二是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达目的不罢休。虽然诸葛亮足智多谋,但要想凭一己之力敌过悠悠众口,还是相当困难。因为与其辩论的七人都是吴国著名谋士,个个学识渊博,智慧过人。要想取胜,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诸葛亮事前认真研究了对手的详细情况,对每个人的背景、经历、能力了如指掌。辩论时,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发难,他凭着过人的睿智和博闻强识,适时抓住每个人的心理,时而泰然自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不屑一顾,时而严厉辛辣,引经据典,详陈事实,有理有据,攻守有度,把对手驳得有口难辩,一一败下阵来,最终说服孙权,使联蜀抗曹方案获得通过。
联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每项工作都应该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无论是与供应商谈判、劳务队伍沟通,还是迎接各类检查,甚至应对各种阻工、骚扰,都应在事前详细了解对方的各种信息,大到政策法规,小到对方性格特点、经历背景,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百战百胜,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成效,项目进展才会有保障。
我们虽然练就不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强硬功夫,但却可以学习他的态度和精神,努力做一名有胆有识、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