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与淄博相继发布重要通知,五一期间“别乱跑”“别空跑”!

来源:掌中淄博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4-30

五一假期,不少人安排了出游,

那么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

4月29日上午,

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五一假期安全出游相关情况。
山东提醒,
五一假期不要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不要家庭大聚餐

记者从4月29日上午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内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不适合前去旅游。

为了保障我省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省外游客来鲁度过一个安全温馨的五一假期,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新冠疫情防控的初步成果,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部署了一系列的“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前一阶段,为了疫情防控,大家可能宅在家里的时间有点长,许多人打算趁此假期好好玩玩。但是,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假期活动仍需注意。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长寇增强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特殊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坚决不去目前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从事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行业的人员,因为工作关系假期后需要接触很多人,也不主张假期外出。家里有学生的家长尽可能不带孩子外出或到人聚集的地方去游玩。

二是减少室内聚集。尽可能不搞人员聚集的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例如家庭大聚餐、朋友同学聚会。的确推不掉的活动,需要提前了解参加人员的健康状况和近期外出史,避免陌生人参与。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无论是否外出,始终紧绷个人防护红线,万万不可麻痹大意。出入人口密集场所和密闭空间,如超市、火车站等,要牢记“规范戴口罩、勤洗手”,随身备好口罩和手消或者肥皂,随时消毒,勤用流水规范洗手。入住宾馆时,先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宾馆及房间,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用开水消毒宾馆房间里的水杯方可使用;尽量不使用宾馆室内健身设施,提倡室外运动。景区就餐时,最好自带水杯,不饮用生水、食用冷餐,就餐时避免人多聚集,推荐自助就餐,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外出或景区购物时,要选择消毒规范的购物场所,牢记人员交往“一米线”安全距离,遇到有咳嗽、体温检测异常人员,尽量避免接触。

四是积极配合检查。出入交通站、景区、宾馆等场所,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等和健康通行码查验等工作,特别打算外出或计划来鲁时,应提前熟悉并将当地的健康码转为山东省健康通行码。

五是做好疫情报告。假期期间,如出现体温异常,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一定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规范就诊,或者主动找就近的疫情防控人员寻求帮助,切不可隐瞒!这里要重点强调,如果隐瞒自己的病情,引起其他人感染,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山东总体处于

平稳可控的低风险状态

4月29日,记者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137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全省总体处于平稳可控的低风险状态。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成勇表示,当前全球疫情继续呈暴发增长态势,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防范省内疫情反弹任务依然艰巨,大家应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面扎实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4月26日,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出台了《全面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三十条措施》和《统筹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及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对假期期间的交通出行、景区游览、大型活动、餐饮、住宿、购物消费、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

“30条”措施的内容已经公开发布,请大家密切关注,自觉遵守各方面防控规定,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4月29日,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关于加强五一假期旅游景区
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公告
↓↓↓

 

“五一”假期将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游客旅游安全,确保假日期间景区旅游接待安全有序,特发布此公告:
1.疫情防控期间,恢复开放的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
2.全面施行A级旅游景区门票分时段预约制度(后附已开放A级旅游景区预约渠道),未预约游客不得进入景区;享受免票政策的游客亦须完成提前预约流程。进入景区时,游客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保持1米以上间距间隔入园,错峰旅游。
3.进入景区的日游客量不得超过景区核定日承载量的30%,景区应通过显示屏或在景区入口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4.游客进入景区,须先扫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淄博本地游客可扫“健康淄博公众号”),进行体温检测,实行“一进一测一登记”制度,发现体温超过37.3℃的游客禁止进入景区。
5.游览时请与其他游客保持合理间距,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并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

 

  联系客服
  400-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