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教诲—我的家训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作者:黄如志
发布时间:2021-05-01
小时候成天到处跑着玩,爬过墙、上过树、射过箭、拆过机械玩具车、做过烟花炮、还拆过交流电电台收音机,真没少惹祸。倒是爸爸经常看我玩这些小机电,对电动机械原理感兴趣的时候教我该怎么摆弄,还告诉我去找那个叔叔伯伯,说:“他最明白这个东西怎么玩”。妈妈都是看着我:“咱们老家不兴这样”、“咱老家不兴那样”的说,生气的时候会说:“整天瞎跑,跟个土匪似的,让人说家里少教”。
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节家里来客人吃饭,我看见我妈盯着我看,看得我都不会吃饭了,妈妈问我:“怎么拿筷子?”我理直气壮的说:“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还特意伸出拿筷子的左手给她看。原来就是因我左手拿筷子,碍着我左边客人的事了,我俩胳膊肘经常碰到一起闹得她都不好意思夹菜了。我妈说:“要不是家里来人吃饭桌子小了,都没注意到你是用左手拿筷子”,就为这非让我和大家一样用右手拿筷子,说:“吃饭不能只顾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也不能影响别人吃饭,这是咱家里吃饭的规矩”。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改用右手使筷子了。
再就是见人要懂礼貌,“见了到家里来的大人,看着比爸爸年轻的男的要叫叔叔,年纪大的要叫大爷,女的要叫阿姨”。我就很不服气:“在家里他不说我怎么知道他是叔叔还是侄子,你没看见一些看着跟爷爷一样老的人不是也叫我小叔呀!”结果是被骂了一顿:“三岁看小,四岁看老,从小不学规矩,长大了肯定学不出个好来,怎么待人接物都不会,还不得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说这家人老老少少都没一个不懂事的”。这下不但自己挨骂,还要连带家里长辈,只能乖乖按照妈妈的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长大了点,妈妈又开始说了:“要上学了不能光知道玩,要向姐姐、哥哥一样多看书,不认识字可以先看画书,但是要先认识书名,看不懂可以问哥哥,要有哥哥不认识的字再问爸爸,爸爸有不认识的字会查四角号字典”。反正家里不缺《中国画报》《连环画报》和样板戏定妆册、连环画还有那些给识字不多战士看的各国武器识别手册、步兵打飞机、步兵反坦克、各种插图人民战争教材,再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我想看还看不懂的《毛泽东选集》《红楼梦》《水浒传》之类这些大部头了,找一本书坐在板凳上,翻着看呗。没过两天妈妈又说:“你看人家芳芳、圆圆姐弟俩比你大一岁,才上学就跳级上三年级了,门门都考一百,你就不能看看你哥以前的课本”。我才刚看两天书就又改了,这是啥节奏呀?
没上小学那会我最喜欢的就是看政工宣传干事写大字报画漫画。特别是画漫画,那时候看着他寥寥几笔就把炼钢工人、刘少奇、林彪、孔丘、地主、特务的形象勾画出来,不比连环画报上画的差。拿个方头油画笔在墙上或是纸上就能写出和人民日报标题一样的方块字,看得我羡慕不已!回家就照着画报拿毛笔沾上墨汁在墙上想照葫芦画瓢,结果是可想而知,招来我妈的一顿训斥:“一点规矩都没有,胸无点墨,还不会走就想跑”。但过后还是给我找来一块滑石,教我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的在家门口地上学写字了,说:“这是咱家里老人写字的规矩。我小时候上学拿石笔在石板上学写字,字写不好先生就拿尺子打手心”。听得我都感觉手心疼!
上学后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写作业,作业不多写完就跑出去玩了,回家妈妈又问和谁出去玩了,让我以后不要和家里大人管不了,成天抽烟打牌的大哥哥玩,说他们是家里没人管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为了一点鸡毛蒜皮,斤斤计较,吵吵闹闹,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早晚都得进公安局。要多和那些学习成绩好又不到处惹事的哥哥姐姐玩,学人家没事就在家看书,想玩也是到体育场和部队训练场地跟着教练玩,学的像模像样,干啥像啥,才是有出息的孩子。
工作了,妈妈到不怎么管我了,但在我遇到啥事的时候又说,多看看那些老师傅是怎么干的,勤学多问,艺多不压身。平时多干点活不要紧,多干才能积累经验。不要和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计较,那样只会让你比他更让人讨厌。工作上要向那些先进看齐,不一定有名气,但一定会有成绩。这些耳提面命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一生。
岁月匆匆,我成家立业独立生活多年了,妈妈转眼已经去世快一年了,每每想起这些幼时的教诲,仿佛就在昨天似的。我也是在妈妈的教诲下逐渐养成了一种虽争强好胜但不逞勇斗狠,明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不跟别人一较高低,但却会跟理较真的性格。工作上该认真的事绝不妥协,生活上少跟人计较,拥有了是非分明,又身心释然的人生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节家里来客人吃饭,我看见我妈盯着我看,看得我都不会吃饭了,妈妈问我:“怎么拿筷子?”我理直气壮的说:“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还特意伸出拿筷子的左手给她看。原来就是因我左手拿筷子,碍着我左边客人的事了,我俩胳膊肘经常碰到一起闹得她都不好意思夹菜了。我妈说:“要不是家里来人吃饭桌子小了,都没注意到你是用左手拿筷子”,就为这非让我和大家一样用右手拿筷子,说:“吃饭不能只顾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也不能影响别人吃饭,这是咱家里吃饭的规矩”。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改用右手使筷子了。
再就是见人要懂礼貌,“见了到家里来的大人,看着比爸爸年轻的男的要叫叔叔,年纪大的要叫大爷,女的要叫阿姨”。我就很不服气:“在家里他不说我怎么知道他是叔叔还是侄子,你没看见一些看着跟爷爷一样老的人不是也叫我小叔呀!”结果是被骂了一顿:“三岁看小,四岁看老,从小不学规矩,长大了肯定学不出个好来,怎么待人接物都不会,还不得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说这家人老老少少都没一个不懂事的”。这下不但自己挨骂,还要连带家里长辈,只能乖乖按照妈妈的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长大了点,妈妈又开始说了:“要上学了不能光知道玩,要向姐姐、哥哥一样多看书,不认识字可以先看画书,但是要先认识书名,看不懂可以问哥哥,要有哥哥不认识的字再问爸爸,爸爸有不认识的字会查四角号字典”。反正家里不缺《中国画报》《连环画报》和样板戏定妆册、连环画还有那些给识字不多战士看的各国武器识别手册、步兵打飞机、步兵反坦克、各种插图人民战争教材,再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我想看还看不懂的《毛泽东选集》《红楼梦》《水浒传》之类这些大部头了,找一本书坐在板凳上,翻着看呗。没过两天妈妈又说:“你看人家芳芳、圆圆姐弟俩比你大一岁,才上学就跳级上三年级了,门门都考一百,你就不能看看你哥以前的课本”。我才刚看两天书就又改了,这是啥节奏呀?
没上小学那会我最喜欢的就是看政工宣传干事写大字报画漫画。特别是画漫画,那时候看着他寥寥几笔就把炼钢工人、刘少奇、林彪、孔丘、地主、特务的形象勾画出来,不比连环画报上画的差。拿个方头油画笔在墙上或是纸上就能写出和人民日报标题一样的方块字,看得我羡慕不已!回家就照着画报拿毛笔沾上墨汁在墙上想照葫芦画瓢,结果是可想而知,招来我妈的一顿训斥:“一点规矩都没有,胸无点墨,还不会走就想跑”。但过后还是给我找来一块滑石,教我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点的在家门口地上学写字了,说:“这是咱家里老人写字的规矩。我小时候上学拿石笔在石板上学写字,字写不好先生就拿尺子打手心”。听得我都感觉手心疼!
上学后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写作业,作业不多写完就跑出去玩了,回家妈妈又问和谁出去玩了,让我以后不要和家里大人管不了,成天抽烟打牌的大哥哥玩,说他们是家里没人管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为了一点鸡毛蒜皮,斤斤计较,吵吵闹闹,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早晚都得进公安局。要多和那些学习成绩好又不到处惹事的哥哥姐姐玩,学人家没事就在家看书,想玩也是到体育场和部队训练场地跟着教练玩,学的像模像样,干啥像啥,才是有出息的孩子。
工作了,妈妈到不怎么管我了,但在我遇到啥事的时候又说,多看看那些老师傅是怎么干的,勤学多问,艺多不压身。平时多干点活不要紧,多干才能积累经验。不要和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计较,那样只会让你比他更让人讨厌。工作上要向那些先进看齐,不一定有名气,但一定会有成绩。这些耳提面命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一生。
岁月匆匆,我成家立业独立生活多年了,妈妈转眼已经去世快一年了,每每想起这些幼时的教诲,仿佛就在昨天似的。我也是在妈妈的教诲下逐渐养成了一种虽争强好胜但不逞勇斗狠,明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不跟别人一较高低,但却会跟理较真的性格。工作上该认真的事绝不妥协,生活上少跟人计较,拥有了是非分明,又身心释然的人生习惯。